拆解報告:蘋果AirPods Pro

蘋果公司悄無聲息地於2019年10月30日0點在蘋果官網發布了採用全新設計的第三代AirPods—— AirPods Pro,其搭載了主動降噪功能,還支援IPX4級別防水,普通模式下聆聽續航與上一代一致,降噪模式及透明模式下聆聽續航力也只減少半小時。

根據官網介紹,內建的外向麥克風會偵測外部聲波,隨後,在你聽到這些外部聲波之前,AirPods Pro 便會用與之相當的抗噪音波將其抵消,從而實現降噪。內向麥克風會偵測你耳內是否有多餘的聲波,然後同樣用抗噪音波予以抵消。這些宣傳語聽著就不明厲,然而事實如何,我愛音頻網對蘋果AirPods Pro進行了拆解, 透過揭開內部元件的面紗,來破解蘋果AirPods Pro耳機降噪及優秀體驗的奧秘。

一、蘋果AirPods Pro開箱

看到外包裝正面,僅有一副中置的耳機凸印效果圖,左耳機圖展示外側細節輪廓,右耳機圖展出內側細節輪廓,這樣的佈置製造一種迷惑:似對稱又似非對稱,老想多看一眼。要說極簡主義,蘋果可能是做得最優秀的。

包裝背面略普通,充電盒打開的效果圖,左右耳機臥於充電座倉;左下角有用6國文字印刷的配備無線充電盒的AirPods Pro。右下角有CE安全認證標誌,可循環利用標誌,不可隨意丟棄標誌及英文印刷的蘋果公司地址及電話資訊。

包裝的厚度較上一代增加,一句話,包裝盒也很「Pro」嘛。

這一側面有三張貼紙,左邊兩張細長貼紙上下排列,右邊一張貼紙接近4:3的比例。

左上角的貼紙資訊:商品名稱,無線耳機型號:A2083右耳,A2084左耳(PS:第一代型號:A1523右耳,A1722左耳;第二代型號:A2031右耳,A2032左耳),耳機盒行動電源型號:A2190(PS:第一代&第二代有線充電盒型號:A1602;第二代無線充電盒型號:A193)。

左下角以中英文標註耳機相容的相關信息,相容性體現在安裝了最新版本軟體的蘋果生態設備。 AirPods Pro適用於Qi認證的充電器,我們可以用Qi認證的無線充電器為AirPods Pro進行無線充電。

右邊的貼紙英文翻譯:配備無線充電盒的AirPods Pro,加州蘋果設計,中國製造,型號:A2083,A2084,A2190。文字下方是產品的條碼資訊。

包裝清單:1、配備無線充電盒的AirPods Pro;2、USB-C轉閃電連接線(PS:USB-C轉閃電連接線(1米)蘋果官網售價145元人民幣);3、監管合規資訊手冊,Apple一年有限保固總結手冊,安全與操作手冊,產品使用手冊;4、額外的S和L型號白色矽膠耳塞。

USB-C轉閃電連接線特寫。

USB-C插頭和閃電插頭特寫。

採用POWER-Z MF001測試發現,這條附贈的USB-C to lightning線內建了C94晶片,搭配USB PD充電器可給iPhone11手機快充。

充電盒正面特寫,充電盒採用全新的尺寸設計,正面佈局與第二代無線充電盒正面佈局一致,中部有一顆充電指示燈。配對狀態白色閃爍,充電狀態短暫顯示紅燈後熄滅,充電盒開蓋顯示及配對成功顯示綠燈。

充電盒背面特寫,這次的AirPods Pro金屬合頁主體橫跨充電盒上蓋與下部,而前兩代的有線版本及無線版本充電盒合頁主體都位於充電盒下部。合頁下方有配對按鍵,實測透過iPhone介面操作就可以實現配對,不需要按下配對按鍵。這顆按鍵可以用來與安卓裝置配對。

充電盒底部的閃電充電口特寫。

我愛音頻網採用POWER-Z KM001C對AirPods Pro進行有線充電測試,充電電壓:5.038V,充電電流:0.366A。

我愛音訊網採用POWER-Z KT001對AirPods Pro進行無線充電測試,充電電壓:5.085V,充電電流:0.374A。

充電盒上蓋內部文字資訊:型號:A2190,美國蘋果公司,耳機盒行動電源,中國製造;輸入:5V⎓1A,輸出:5V⎓1A,額定容量:519mAh(PS:前兩代的AirPods耳機盒行動電源輸入:5.2V⎓2.4A,輸出:5V⎓1A)。

開蓋後內部金屬合頁特寫。

充電盒耳機座倉底部的充電金屬彈片特寫。

左右耳機與充電盒共重56.7g,與官方56.4g相近。

充電盒單重45.6g,與官網標稱的45.6g一致。

左右耳機共重10.7g,與官網標稱的5.4×2=10.8g相近。

耳機兩個角度的外觀特寫。

耳機外向麥克風開孔特寫。

耳機的洩壓孔,調整內外壓差,達到壓力平衡。

耳機底部的充電條狀接點和通話麥克風條形開孔特寫。這次蘋果把麥克風拾音孔整合到充電觸點上,進一步提高了外觀的一體性。

耳機內側的光學感應器開窗特寫。

訂製的白色矽膠耳塞具有防塵網罩。

耳機出音口特寫,出音口呈橢圓形,開口面積較大,有防塵罩覆蓋,開口邊緣是扣緊矽膠耳塞的凹槽結構。

耳機的壓力感應區域,這個區域相當於降噪開/降噪關/透明模式/多功能按鍵。

二、蘋果AirPods Pro國行版拆解

我們分離充電盒的下部殼體。可見下殼與中框有兩條排線相連,排線分別連接閃電介面與無線充電線圈。

下部殼體的排線與上部殼體的主機板透過排線插座連接,軟膠水加強。

我們卸除排線,徹底分離下部殼體與上部殼體的連接。

下部殼體後部的按鍵FPC以及無線充電線圈。充電線圈使用硬膠貼合在內壁,即便拆下來也是面目全非。

下部殼體內部的閃電介面被金屬殼固定件包裹保護螺絲加強。

LED指示燈與閃電介面FPC一面特寫。

LED指示燈與閃電介面FPC另一面特寫。

三色LED指示燈特寫。

中框近似三明治結構。我們看到,充電盒內部配備了上下兩塊電池,中間夾著主機板。

上部殼體又分為三個部分,白色上蓋,白色耳機座倉和黑色內部固定結構件。上蓋的合頁使用膠水黏在黑色中框上。

白色耳機座倉充電接點使用排線連接在主機板上,同樣使用軟膠加強。

我們先將白色耳機座倉分開。

白色耳機座倉內部用於固定耳機的定位磁鐵特寫。

白色耳機座倉外壁二維碼訊息特寫。

我愛音頻網推測這顆元件是用來偵測充電盒開合狀態的元件,形狀像MEMS矽麥,元件資訊未知。

黑色內部固定結構件固定有鋰聚合物電池和主機板。主機板使用軟膠固定在中框上,除膠取下主機板後才能順利取下由雙面膠貼在中框上的電池。

鋰聚合物電池和主機板一面特寫。

鋰聚合物電池和主機板另一面特寫。

鋰聚合物電池排線插座特寫。電池插座正反面都有硬膠覆蓋的部分,因為無法去除硬膠所以只能到這裡了。

鋰聚合物電池獨立保護電路特寫,兩顆電池,每個電池各有一個保護電路。保護板上的IC也有半透明狀硬膠覆蓋。

可充電鋰聚合物電池資訊:型號A2135,中國製造,充電限制電壓:4.35Vdc,標稱電壓:3.81Vdc,額定容量:519mAh(PS:兩塊鋰聚合物電池電池並聯總容量),來自於欣旺達電子。

單一鋰聚合物電池容量:1.00Wh,生產日期2019年8月。

主機板正面特寫,主機板上覆蓋有大量的軟質透明防水膠,可以有效地增加主機板上微小元件的機械強度,達到保護的目的。

主機板背面特寫。

NXP恩智浦610A3B KN3704 USB邏輯和充電IC。

NPO電容特寫。

絲網印刷SDG IC。

絲網印刷3DG5 IC。

絲網印刷3441APAF IC。

絲網印刷T5AS KDD IC。

絲網印刷C 9AB IC。

兩顆Tj IC。

絲網印刷E+ 8N IC。

絲網印刷96Q201 IC。

絲網印刷120A BBMU IC。

TI德州儀器BQ25116A 充電管理IC。

主機板上第二顆絲網印刷3441 APAF的IC。

主機板上第二顆絲網印刷T5AS KDD的IC。

絲網印刷P3W LA IC。

絲網印刷K5B C9A 11 IC。

ST意法半導體STM32L476MGY6 超低功耗單晶片+浮點運算單元。

STM32L476MGY6資料。

BROADCOM博通59356A2KUBG 無線充電管理IC。

蘋果AirPods Pro無線充電盒拆解總覽。

我愛音頻網本著盡可能無損拆解(微損)可復原的拆機原則繼續拆解耳機。

蘋果H1系統封裝(System in Package)的排線與頭蓋的揚聲器及電池單元透過插座連接。

耳機由三部分組裝而成:機頭,手柄,底蓋。

耳機底蓋的充電接點與FPC透過焊接連接。

我們卸掉H1系統封裝(System in Package)的排線,分離出耳機的頭蓋。頭蓋內部包括電池、耳機單元、回授麥克風及其它感應器組件。

 

 

型號CP1154 A3HOC 紐扣鋰電池,德國製造,3.7V。

這是我愛音頻網拆解的三星Galaxy Buds內建的VARTA瓦爾塔紐扣鋰電池,型號為CP1254 A3,容量0.2Wh,Airpods Pro型號紐扣鋰電池與其類似CP1154 A3HOC,尺寸略小。

紅框內是耳機電池的正、負極焊接點。

這是耳機單元的焊接點。

我們分離頭蓋內部的紐扣鋰電池。先要分離耳機單元的兩顆焊點再去除外圍的固定軟膠,才能順利取下電池。

去除電池表面的黑色塑封,看到耳機內建的紐扣式鋰電池容量為0.16Wh。

我們來看頭蓋的揚聲器單體。電池使用一塊透明塑膠支撐架固定。

光學感測器特寫。

我愛音頻網接著卸下揚聲器單元。

揚聲器單元尺寸與一元硬幣的比較。

運動加速感應器特寫。

頭蓋的揚聲器振膜與揚聲器出音孔之間夾含了一個內向式麥克風。

揚聲器內向麥克風單元及電池單元副板特寫。

藍牙天線連接到H1系統封裝的同軸連接器。

這是一塊尺寸不小的異形鐵塊,與充電盒磁鐵磁吸固定,並調整耳機的重心,使重心不至於太靠外,也不至於太靠內,起到配重的作用,讓耳機更穩的待在耳朵裡。

耳機異形金屬塊特寫。

背板內部組件正面一覽。這面有兩個MEMS矽麥及一個力度感應器。

背板內部組件背面一覽。這是耳機的獨立藍牙天線。

力度感測器金屬固定結構件特寫。

力度感測器另一側特寫。

絲網印刷234 939 GWM1 MEMS矽麥。耳機內矽麥均採用相同型號。

蘋果H1封裝系統(System in Package)正面特寫。

蘋果H1封裝系統(System in Package)背面特寫。

來自ST意法半導體的語音辨識加速感應器,幫助上行通話降噪,特別針對風噪和環境噪音。

絲網印刷勉強辨認出來,MHEK NYH7來自Bosch博世的運動加速感應器,與光學感測器配合,偵測使用者穿戴狀態。

AirPods Pro右耳機拆解總覽。

蘋果AirPods Pro無線充電盒和耳機拆解全家福。

我愛音網總結

這次AirPods Pro搭載了三顆麥克風:外向式麥克風(波束成形麥克風),內向麥克風和通話麥克風(波束成形麥克風)。其降噪原理和傳統頭戴主動降噪耳機原理並無二致,外向式麥克風就是所謂的前饋麥克風,負責收集環境噪音,內向式麥克風就是所謂的反饋麥克風,透過檢測收聽實施優化。兩者與高整合度,高效能的H1封裝系統配合即時偵測輸出,極致的降噪效果就此實現。

AirPods Pro採用全新的互動方式,透過內建的力道感測器,使用者透過按壓柄部凹槽區域來實現相應的功能操作。相較以前的雙敲擊,由於AirPods Pro採用了入耳式設計,敲擊會造成耳道的壓迫,按壓的確是更理想的操作方式。耳機整體設計與製造水準依舊是高水準,內部零件規整有序,元件材料上乘,製作工藝優秀,緊密度高,密封性好,能達到蘋果宣傳的IPX4等級防水。

對比前兩代AirPods,AirPods Pro多了一個內向麥克風,一個力度感應器,耳機電池採用紐扣鋰電池,充電盒採用兩塊電池並聯,搭載集成度更高的H1 SiP,附贈的是一根USB -C轉閃電連接線,採用入耳式設計,內含自帶防塵網S、M、L三種型號的白色矽膠耳塞。

文章分類
Qi2 iPhone Google Pixel 10 Pixel 10 Qi2.2 GooglePixel 10 iPhone17 AVS快充 行動電源 OPPO 充電 moto X50 Ultra realme 蘋果 無線充電 充電器 戴爾 電源協議 280W USB-C 電源供應器 iPhone Air AirPods Pro3 iPhone 17 召回 三星 Galaxy A56 Google MagSafe iOS26 影石Insta360 X5 Plaud Note AI智慧錄音卡 S25Edge iPhone 17 Pro ASUS 筆電 CCC認證 Switch 2 Qi2.0 無線 iPhone16 Pro 任天堂 聯想拯救者 iPhone 16e Studio Display PD3.1 小米 100W快充 聯想 摩托羅拉 聯想拯救者170W 拯救者PB9 USB-C 140W 170W LEGION拯救者 LEGION 氮化鎵適配器 REDMI REDMI K80 Pro MacBook Pro 16 M4 Pro iPhone 16 MacBook Air 13 M4 240W滿功率充電器 OPPO Find X8 MacBook Pro 酷態科 充電線 240W電源供應器 USB介面詳解 iPhone 16Plus HMD Skyline 5G Qi2無線充電 USB4 2.0 傳輸速率 頻寬 雷電5 蘋果數據線 手機快充功率匯總 SVOOC+UFCS多協議 OPPO SUPERVOOC 80W PD、UFCS協議充電 18650 動力18650 動力鋰電池 普通鋰電池 ICR(鋰鈷氧)和INR(鋰鎳錳鈷氧)鋰電池 壓降 HomePod HomePod mini 智慧音箱 Mate70 AirPods Max AirPods 蘋果公司 AirPods2 AirPods 3 AirPods Pro AirPods Pro 2(USB-C) AirPods Pro 2 Apple Watch Series 10 Xiaomi小米手環9 Pro Thunedrbolt5 電池 Apple Watch SE 2、S8、Ultra Apple Watch S8 Apple Watch Ultra 快充 一加 大疆 生活知識+ 電視機 MOS iPhone16 Plus iPhone15 Pro 華為100W 多口全能充電器 新能源 電車 充电器 iPhone16 華為 無印良品 MSI 微星 手機 Apple iPad Air ipad 適配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