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鐘即可滿血復活,相容於高功率PPS! moto X50 Ultra充電評測

前言

motorola 摩托羅拉,這個在手機發展歷程中留下深刻印記的品牌,承載著無數人的回憶,2014 年,聯想集團收購了谷歌旗下摩托羅拉移動集團的全部股權,為moto 注入了新的活力,moto X 系列作為品牌旗下的中端系列,該系列秉持著創新精神,並一直堅持創新。

這次充電頭網上手的是moto X50 Ultra,這款手機於2024年上市,搭載了驍龍8s Gen3 處理器,雙5000萬像素攝像頭以及6400萬潛望長焦,但電池容量在一眾“7000mAh”的國產手機中顯得較為落後,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代“7000mAh”的國產手機中顯得較為落後,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代支援無線閃充的組合,以下就一起來看看這套組合能帶給大家甚麼樣的體驗。

開箱介紹

包裝採純色背景,正面僅印刻「moto X50 Ultra」字樣,整體簡潔大氣。

底部擁有產品資訊貼紙。

名稱:moto X50 Ultra AI手機;

型號:XT2401-2;

顏色:遠黛墨;

配置:12+256GB。

打開包裝,除手機此體外,還附贈SIM卡針、125W 充電組、透明磨砂手機殼。

moto X50 Ultra 配備了一塊6.7 吋的LTPS OLED 螢幕,解析度為1.5K,同時支援144Hz 高更新率,配合DCI-P3 色域和HDR10 + 標準,其自發光特性帶來了高對比度、鮮豔飽滿的色彩表現,無論是日常使用還是影音娛樂,都能提供。

手機背板為素皮材質,手感溫潤出色,Deco採用了玻璃鏡頭蓋板,素皮與玻璃結合處平滑不割手。

蓋板中間有品牌LOGO,值得一提的是,摩托羅拉為這款新機的外包裝中加入了與全球知名香氛品牌Firmenich合作調和,混合有琥珀、木香和麝香香調的香氛,靜置一周後還留有餘香。

鏡頭模組整體採用倒三角佈局,排布協調且頗具設計巧思。左上方搭載50MP 主攝,右上方為50MP 超廣角鏡頭,左下方則是64MP 3 倍潛望式長焦,三者形成穩定的三角結構;右下方區域集成了兩枚單色溫LED 補光燈與後置光線感應器,各組件錯落有失韻,既顯精緻又不失韻。

電池方面,繪製出長條圖,可以看到最新的moto X50 Ultra機型搭載4500mAh電池,同時,目前主流容量以4600mAh、4500mAh等檔位為主流,滿足用戶日常續航使用。

邊框為金屬材質,表面磨砂質感,按鍵集中於機身右側,同時擁有一顆麥克風開孔。

頂部為揚聲器、麥克風開孔,以及注塑天線開槽。

底部以及為揚聲器、USB-C連接埠、麥克風開孔以及SIM卡槽。

從表格中可以看到moto X系列機型的介面類型、傳輸規格,其中已更新應用USB-C主流接口,傳輸規格最高為X50 Ultra機型的USB 3.1 Gen2(10Gbps),X40、X30 Pro機型為USB 3.2 Gen1(5Gbps),其他機型皆為4802.0)。

尺寸&重量

手機長度約為161.22mm。

手機寬度約72.63mm。

厚度約為8.76mm。

重量約200.4g。

繪製出長條圖,可以看到moto X系列機型的重量排名,moto X50 Ultra排名第三,整體來看X系列機型重量均在200g以內,算是較為輕薄了。

充電套裝

隨機附贈了moto 125W 充電器以及C to C 線材。

充電器外殼為磨砂質感,正面磨砂區域透過亮面反襯125 字樣。

USB-C連接埠內部為粉紅色膠芯,凸顯快充特性。

底部插腳參數資訊特寫。

附贈的C to C 線材同為黑色配色設計,採用環保紙殼捆綁固定。

線材子端外殼與線身皆為PC 材質製作,連接處採用加厚注塑處理。

使用POWER-Z KM003C測得線纜附有E-Marker晶片,供電能力20V 5A,傳輸協定為USB 2.0。

線材長度約99cm。

協議方面,結合配套C to C充電線材,使用POWER-Z KM003C測得原廠125W 充電器支援QC3.0、PD3.0、PPS、QC5、DCP以及Apple 2.4A快充協定。

PDO封包方面,具有5V3A,9V3A,12V3A,15V3A、20V5A 五組固定電壓檔位,以及5-11V5A、5-20V5A 兩組PPS電壓檔位。

使用POWER-Z P240 多協定雙向電源為moto 50W 充電器 進行負載,可以看到PDO顯示與POWER-Z KM003C 一致,使用最高PD負載檔位為20V 5A,可以進行正常負載。

充電套裝重約182g。

與蘋果140W充電器相比,moto 125W 充電器要小近一倍的體積。

充電器在成年男子手掌中感受下大小。

系統&電池

系統方面,moto X50 Ultra 出廠預裝MYUI 7.0 操作系統,在【電池】設置頁面中擁有豐富的充電設置,擁有標準省電、超級省電選項,點擊可進行詳細的設置,【充電優化】頁面內可開啟此功能,往下滑,還有充電緩慢通知、無線反向充電、電池管理器、【充電優化】頁面內可開啟此功能,往下滑,還有充電緩慢通知、無線反向充電、電池管理器、附疾速、無線充電器的電池設定頁面內容非常豐富,可供使用者進行個人化的設定。

充電評測

接下來,就帶大家來看看這款 moto X50 Ultra 的充電表現。充電頭網會從充電相容性測試、充電全程測試等方面帶大家全方位了解這款手機。

設備支援介紹

以上彙整了moto在國內發表的X系列機型,電池容量從moto X機型的2300mAh,提升至moto X30 Pro 機型的4610mAh,同時X系列有線充電功率提升至125W快充,逐步兼容大功率PD、PPS快充。

此充電頭網也彙整了moto X系列的協議支援情況,moto X機型除支援moto(20V/6.25A)快充協定外,另支援PD、QC等主流協定;同時,支援大功率PPS快充,無線充電功率提升至50W。

原廠充電器相容性測試

moto X50 Ultra 隨機附贈了125W 充電套裝,以下就一起來看看搭配原廠充電器的表現如何。

使用原廠moto 125W 充電器為手機充電,實測功率為18.55V 5A 92.68W。

從長條圖中可以看到,moto X系列支援的原廠充電功率分別為15W、25W及125W等三個功率段,而125W有線充電功率逐步成為moto X系列主流的功率段。

第三方充電器測試

有時忘帶充電器後,不得不用第三方充電器為手機充電,最後讓我們來看看下第三方充電器搭配原廠C to C 充電線的充電相容性表現。

將資料匯總至表格,可以看到所測充電器大部分握手17V、18V、9V以及8V電壓,電流在1-5A區間。

將測試資料匯至成長條圖,可以清楚的看出每款充電器的功率大小,可以看到有數十款充電器充電功率可達到80W以及上,最高的是EGIOZR 100W(91.25W),皆觸發高功率PPS協議,其餘20-80W功率段充電器大多數握手PPS協議,20W以下功率段則多數握手PD協議,整體來看,這款手機對於PPS協議的兼容性非常優秀,對於第三方充電配件非常友好。

行動電源測試

最後再來看看行動電源的兼容性的如何,可以看到所測設備均握手9V電壓或17V、18V電壓檔位。

繪製出長條圖,可以看到充電功率最高的是 CUKTECH NO.15 Ultra(80.66W),觸發PPS協議,其餘50W功率段同樣觸發PPS協議,而24W功率段則握手PD協議。

透過上百款的充電器測試,moto X50 Ultra 通過了 ChargerLAB 相容100 挑戰賽,並為其頒發了測試報告證書。

有線反向充電測試

moto X50 Ultra 也支援有線反向充電,實測為AirPods4 充電功率為2.09W。

無線充電測試

從官方詳情頁的理論參數可知,moto X50 Ultra 手機支援50W無線超快充,以下就使用moto 50W 無線充電底座進行實測驗證。

從長條圖可以看出moto X系列機型在X30 Pro機型時支援無線充電,可相容Qi無線充電標準,目前,無線充電功率提升至50W,成為X系列主流無線功率。

透過無線充電設定頁面內可以看到可設定散熱風扇、燈光效果的開關,同時可以設定定時開關燈光與風扇,在充電技巧頁面內,可以看到標準的放置手機的動畫,細節到位。

首先,使用moto 125W 充電器搭配 moto 50W 充電底座 對moto X50 Ultra手機進行無線充電測試,正確操作連接後,手機顯示「TurboPower 50W 」充電動畫。此時,使用POWER-Z KM003C實測充電器輸出端功率為17.2V 2.92A 50.26W。

透過大陸版MagSafe磁吸充電器(A2140)對華為moto X50 Ultra進行無線充電實測,正確操作連接後,充電器輸出端功率為9V 0.82A 7.29W。

透過麥多多三合一無線充對moto X50 Ultra進行無線充電實測,正確操作連接後,充電器輸出端功率為8.88V 2.74A 24.37W。

透過小米80W升降式氣冷無線充對moto X50 Ultra進行無線充電實測,正確操作連接後,充電器輸出端功率為8.94V 1.49A 13.31W。

同時這款手機也支援無線反向充電功能,在設定頁面可選擇開關,需要注意的是開啟了此功能會自動關閉NFC功能同時在電量低於15%的開啟下無法使用此功能,同時也擁有動畫教學。

開啟後可為擁有無線充電功能的耳機、手錶等小型裝置充電,同時也可為其他手機進行緊急補電。

有線充電全程測試

moto X50 Ultra 內建一塊4500mAh,並支援 125W 快充,將手機電量消耗殆盡後,將手機與原廠125W轉接器放入25℃的恆溫箱中,接通電源,並記錄資料。下面就帶大家看看使用原廠125W 充電器充滿需要多久。

接通電源後握手17V電壓,前1分鐘功率爬升至95W,隨後呈階梯式下降,在第6分鐘功率下降至57W,維持3分鐘後功率再次下降至54W,維持7分鐘後功率再次連續下降至35W左右,隨後功率下降至17W,電壓同時下降至9V,完全充滿耗時22分鐘。

繪製出折線圖,可以看出,原廠125W 充電器為 moto X50 Ultra 充電至50%耗時9分鐘,充至80%耗時15分鐘,充填至100%耗時22分鐘。

與moto X30 Pro 對比,X50 Ultra 不僅在電池容量上有所提升,同時在充電速度上也有提升。

充電溫度測試

手機充電發熱便是我們所需要關注的問題,讓我們看看 moto X50 Ultra 對於充電時溫度的調控如何,測試全程在25℃恆溫箱中進行,溫度拍攝的時間點為:充電10分鐘、充電20分鐘。

充電10分鐘

充電10分鐘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手機正面,最高溫度為44.3℃。

充電10分鐘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手機背面,最高溫度為44.4℃。發熱主要集中在邊框位置。此時充電功率約為54W。

充電20分鐘

充電20分鐘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手機正面,最高溫度為41.3℃。此時充電功率約為17W。

充電20鐘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手機背面,最高溫度為40.3℃。

將溫度資料彙總,可以看出用原廠125W充電器在充電20分鐘過程中手機整體的溫度在40.3-44.4℃之間。

將數據繪製出長條圖,可以看到在20分鐘充電過程中手機正面溫度平均為44℃左右,背面溫度高出3-4℃左右,在充電第10分鐘時溫度最高,結合充電曲線此時的充電功率約為54W左右,距離充電結束還剩餘約12分鐘。綜合來看,由於激進的充電策略,moto X50 Ultra 在充電時不建議使用,充電時實際用手觸摸發熱較為明顯。

無線充電全程測試

再來看看搭配無線充的表現,這款 moto X50 Ultra 支援50W無線充電,將手機電量消耗殆盡後,將手機與 moto 50W 無線充電底座 放入25℃的恆溫箱中,接通電源,並記錄資料。下面就帶大家看看充滿需要多久。

接通電源後握手16V電壓,前30秒功率爬升至56W,隨後4分鐘內穩定在43W左右,第4分鐘下降至32W並持續至16分鐘。隨後下降至29W持續至43分鐘,中途短暫回升至37W左右,在第43分鐘功率下降至17W左右,同時電壓下降至12V,完全充滿時間約57分鐘。

繪製出折線圖,可以看出,原廠125W 充電器為 moto X50 Ultra 充電至50%耗時24分鐘,充填至80%耗時40分鐘,充填至100%耗時57分鐘。

無線充電溫度測試

最後再來看看無線充是溫度如何,測試全程同樣在25℃恆溫箱中進行,溫度拍攝的時間點為:充電10分鐘、充電20分鐘、充電30分鐘。

 

充電10分鐘

充電10分鐘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手機正面,最高溫度為41.6℃。此時充電功率為31W。

充電10分鐘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手機邊框,最高溫度為41.8℃。

充電20分鐘

充電20分鐘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手機正面,最高溫度為40.3℃。此時充電功率約為27W。

充電20分鐘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手機邊框,溫度為40.2℃。

充電30分鐘

充電30分鐘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手機正面,最高溫度為39.8℃,此時手機充電功率為27W。

充電30分鐘後,使用熱成像儀拍攝手機邊框,最高溫度為39.1℃。

將溫度資料彙總,可以看出用moto 50W 無線充電底座在充電30分鐘過程中手機整體的溫度在39.1-41.8℃之間。

繪製出長條圖可以看出,本次moto X50 Ultra充電過程中第10分鐘使用熱成像儀拍攝手機與無線充電座連接處最高達到41.8℃,實際用手觸摸表現溫熱,結合充電曲線可以得知此時充電功率在31W左右。其次,從充電10分鐘到30分鐘溫度下降約2℃,整體來看,無線充電的發熱相較於有線充電要小些,但相應的充電時長也有所增加。

充電頭網總結

綜合來看,moto X50 Ultra 作為moto 的中階機型,雖然在各項配置放在如今不太夠打,但其輕薄的機身以及優秀的充電性能讓人眼前一亮,更是成為其在同價位產品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優勢,有效解決了用戶補電便捷性和多場景使用適配的核心需求。

從核心亮點來看,充電能力特別突出:125W 有線快充實測10 分鐘補電50%、22 分鐘滿電,搭配50W 無線充電,徹底擺脫續航焦慮,兼容性方面,除兼容moto(20V/6.25A)快充協議外,另支持PD、QC等主流協議非常優秀;

整體來看,moto X50 Ultra 延續了X 系列優秀的充電性能,22分鐘即可滿血復活的快充能力無疑是當前的“旗艦水準”,同時在兼容性上表現出色,不挑第三方充電配件,對於用戶是一大福音,綜合其輕薄的機身以及出色的拍照能力,成為在水桶中較為暢銷的一款“水桶”銷機為暢銷的一款“水桶”。

文章分類
明緯 1500W Switch 2 iPhone 16 iPhone 17 iPhone17 Pro Max MagSafe iPhone Air 蘋果 iPhone17 MacBook Pro 16 M4 Pro MacBook Pro 16 AirPods iOS 26 iPhone 充電器 PD 3.2 realme GT 三星 Qi2 Google Pixel 10 Pixel 10 Qi2.2 GooglePixel 10 AVS快充 行動電源 OPPO 充電 moto X50 Ultra 無線充電 戴爾 電源協議 280W USB-C 電源供應器 AirPods Pro3 召回 Galaxy A56 Google iOS26 影石Insta360 X5 Plaud Note AI智慧錄音卡 S25Edge iPhone 17 Pro ASUS 筆電 CCC認證 Qi2.0 無線 iPhone16 Pro 任天堂 聯想拯救者 iPhone 16e Studio Display PD3.1 小米 100W快充 聯想 摩托羅拉 聯想拯救者170W 拯救者PB9 USB-C 140W 170W LEGION拯救者 LEGION 氮化鎵適配器 REDMI REDMI K80 Pro MacBook Air 13 M4 240W滿功率充電器 OPPO Find X8 MacBook Pro 酷態科 充電線 240W電源供應器 USB介面詳解 iPhone 16Plus HMD Skyline 5G Qi2無線充電 USB4 2.0 傳輸速率 頻寬 雷電5 蘋果數據線 手機快充功率匯總 SVOOC+UFCS多協議 OPPO SUPERVOOC 80W PD、UFCS協議充電 18650 動力18650 動力鋰電池 普通鋰電池 ICR(鋰鈷氧)和INR(鋰鎳錳鈷氧)鋰電池 壓降 HomePod HomePod mini 智慧音箱 Mate70 AirPods Max 蘋果公司 AirPods2 AirPods 3 AirPods Pro AirPods Pro 2(USB-C) AirPods Pro 2 Apple Watch Series 10 Xiaomi小米手環9 Pro Thunedrbolt5 電池 Apple Watch SE 2、S8、Ultra Apple Watch S8 Apple Watch Ultra 快充 一加 大疆 生活知識+ 電視機 MOS iPhone16 Plus iPhone15 Pro 華為100W 多口全能充電器 新能源 電車 充电器 iPhone16 華為 無印良品 MSI 微星 手機 Apple iPad Air ipad 適配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