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首拆:蘋果AirPods二代TWS真無線藍牙耳機

蘋果無線耳機AirPods 二代堪稱新一代小型化設備領域的奇蹟,在如此輕小的機身內加入了藍牙耳機所有功能,並引入了獨家研發的H1智慧晶片。

最重要的是,和AirPods世代相比,在二代產品上還加入了對無線充電的支持,並且充電盒的外觀、體積沒有太明顯的變化。

想要了解它,最直觀的方法就是透過拆解看看它的內部構造,下面我愛音頻網就透過拆解來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它的充電盒是怎麼樣支持無線充電功能的,以及耳機內部「整合了一台iPhone 4」的傳聞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一、Apple蘋果AirPods 二代開箱

耳機包裝盒方面對比前代似乎沒做什麼改變,依然是純白色的底色,中間是兩個帶有耳機柄的AirPods二代耳機本體,除此之外沒有品牌型號等資訊。

包裝背後是耳機放在充電盒內的樣子,充電時耳機露出半邊臉,充電盒正面的指示燈亮起。

左下方是產品名稱AirPods,下面是英、法、德、意、西、日等語言的「附帶無線充電盒」。這款無線充電盒就是這款耳機的二代升級亮點之一。

盒子的另一側,是本款產品的中文標籤。。

商品名稱:無線耳機

型號:A2031,A2032 

商品名稱:耳機盒行動電源 

型號:A1938 

輸入:5.2V 2.4A

輸出:5V 1A

製造商:本產品是由美國蘋果公司授權生產

地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馬吉路88號C區6號樓全幢

中國製造

經銷商: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相容於安裝了最新版本軟體的iOS設備、Apple Watch 或Mac。適用於AirPower 充電枕頭和Qi 認證的充電器

接下來進行開箱,包裝內容包含裝著AirPods 二代的耳機充電盒、一條Lightning充電線和幾份使用說明等等。

打開耳機充電盒,兩隻耳機豎直放立在充電盒內,每邊給耳機倉位挖的槽的邊緣都幾乎被耳機填滿了,縫隙非常小,可以減少耳機在攜帶的過程中的搖晃、碰撞等等,帶來更長的使用壽命。

我愛音訊網採用ChargerLAB Power-Z KT001進行有線充電測試,充電電流214.9mA。

我愛音訊網採用ChargerLAB Power-Z KT001進行無線充電測試,充電電流305.2mA。

二、Apple蘋果 AirPods 二代耳機充電盒拆解

現在開始拆解耳機充電盒,先從C面也就是耳機部位的入口這一面把內部框架拆出。

工作指示燈的導光片。

拆下耳機部位之後,內部空出了一大部分空間,盒內套筒式結構,主機板等元件都固定在塑膠內筒上。

內筒使用膠水與外殼固定。可見耳機部位、電池以及主機板各佔充電盒內近1/3的空間。

拆下電池,有中文標識,型號A1596,中國製造,充電限制電壓 4.35Vdc,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耳機充電盒內建電池型號FG9837525B,電池容量1.54Wh。

電池上有顏色一樣為黑色的電路保護板,上面有編號63900687 BZAA8337W。

電池盒內的主機板與電池部位連接排線插座上面採用一個90度的金屬片以螺絲固定。

拆下螺絲之後, 分離耳機倉與主機板。

加熱外殼撬出內筒,至此充電盒內部結構件一覽無遺。

來看看無線充電部分,負責無線充電的線圈和耳機充電盒背部的按鍵模組一併固定在機身後面的內側。

拆下這兩個模組,這一面可以看到無線充電線圈和中間的配對按鈕。

其中一個白色塑膠部件背後有四個金屬接觸區域。在AirPods世代的按鍵模組只有兩個長方形金色接點,AirPods 二代按鍵模組增加了兩個無線線圈的接點。

拆下這個按鈕,下面是一個微動按鍵。

中框和外殼之間有一塊墊片,耳機的部位延伸到一根柱子下面,最下部分的充電觸點是一個獨立的模組,排線從主機板出來分離成兩部分一部分連接充電觸點,一部分連接指示燈/霍爾感應器。

三顆LED指示燈,表示不同顏色。

這一端是一個霍爾元件,偵測盒蓋的開閉狀態。

耳機部位的最底端又是一個獨立的模組,排線附著在它的底部。

總共四塊銅觸片,可以看出與耳機的接觸面積大,可以確保充電持續平穩進行。

兩塊磁鐵,在耳機即將放入耳機充電盒的時候會吸附耳機,輔助定位。

接下來看看耳機主機板內筒這個部分,正面固定主機板,主機板上有四個彈性金屬觸片最為顯眼。

另一面基本上就看到一個塑膠框架(這個位置是電池已經提前取下),採用螺絲固定著一個Lightning接口小板。

拆下Lightning接口小板之後,底下Lightning接口的排線還用螺絲固定在主機板上。

Lightning介面特寫。

背面是一個88ZDA的編號的噴墨。

主機板上都用了軟質透明的防水膠覆蓋,可以有效增加這些微小元件的機械強度達到保護的目的。

接下來拆下主機板之後,這個中間基本上只剩下塑膠框架了。

耳機充電盒主機板正面特寫。

耳機充電盒主機板背面特寫,有許多測試點和兩個排線插座。左上方的是電池連接插座,下方的是Lightning介面連接插座。

位於主機板背面的四個金屬觸片,用於接觸無線充電線圈和按鍵模組。

觸片旁邊排列著八顆NPO電容。

NXP S10A38 N94S25 USB logic and charging IC 充電晶片。

絲網印刷3D F7的IC。

絲網印刷DP BM的IC。

絲印CET的IC。

絲印3441 TBSN的IC。

絲印T5AX JKD的IC。

絲網印刷SDG的IC。

TI德州儀器 BQ25116A 充電管理晶片。

L476MGY6的IC實為ST意法半導體的MCU型號 STM32L476MGY6 – ARM Cortex-M4 微控制器。 

絲印7AG的IC。

絲印86MI OEH的IC。

絲網印刷HTL LA的IC。

絲印86E1 1A8的IC。

BROADCOM BCM59356 無線充電管理IC。

耳機充電盒拆解一覽。

三、Apple蘋果 AirPods二代耳機拆解

AirPods二代的兩隻耳機在外觀/開孔與AirPods完全一致,長條狀的是氣壓平衡孔,圓點是接近感應器,跟加速度一起做入耳偵測。

耳機背面圓點是加速度感應器用來做入耳偵測。

兩隻耳機腔體的下方都印有CMIIT ID和產品型號,中國製造,看起來,合模線有些明顯。

耳機的充電觸點被巧妙地設置在底部,它們是用中間塑膠斷層隔開的兩個半圓的金屬觸片,中間是通話麥克風,有金屬網防塵。

降噪麥克風孔。

耳機外側的一個加速度感應器。

這邊是面積較大的防塵網的倒相孔。

耳機部分,長條狀的是氣壓平衡孔,下面的圓點是感知器。

出音孔位置有金屬防塵網。

接下來開始進行拆解耳機,經驗豐富的我愛音頻網拆解專員這次從側面打豎切開。

這樣就卸下了背蓋,直觀地看到內部。

兩隻耳機內部構造基本一致。

位於底部的充電觸片,中間是麥克風的防塵網。

在背面可以看到背後的金屬接點。

切割出來的耳機殼背面,內壁上有感應器開窗。

L形狀的倒相孔是一塊獨立的塑膠模組。

去掉整個外殼的耳機,可以直覺的看出硬體的堆疊結構緊湊程度令人乍舌。

耳機電池外覆蓋著耳機的天線。

底部麥克風,覆蓋有白色半透明的防塵網。

拆下上面一層,底下是電池的負極排線焊點。

電池正極排線焊點。

位於底部的通話麥克風,並以白色膠水包覆保護。

接下來開始看看耳機上的零件,耳機背後的降噪麥克風孔對應位置被一層黑色膠包裹。

掀開黑色的表面,背後也是一個MEMS貼片矽麥。

獨立的倒相孔模組,同時也承載著降噪麥克風。

模組的另一面。

AirPods二代的通訊天線半包覆在電池的表面。

天線背面末端有一個同軸插座。

同軸插座特寫。

耳機背部的加速度感應器,整合在排線上。

拆下耳機的面蓋,下面有一層灰色保護殼,金色部分還充當感測器天線的功能。

耳機面蓋內側的傳導感應器開窗和防塵網。

傳導感測器的天線印刷在這塊塑膠蓋上,塑膠蓋中部有一個傳導感測器,另一側是音孔。

拆下傳導感測器之後,下面是完整的天線區域。

耳機一共有大、中、小3顆PCB,電池上其中一邊的黑色膠帶仍屬於排線區域,從耳機主機板一直延伸到末端麥克風。

主機板的另一面緊緊固定著揚聲器。

電池和一角硬幣比較。

電池左端是QR Code,右邊有+GOKY93mWhA1604,故該電池容量93mWh。

揚聲器背部的T鐵,底面沒有印刷耳機參數等資訊。

揚聲器結構為動圈是揚聲器,採用金屬球頂和塑膠振膜,結合各自的優點,在高低頻都能不錯地發揮。

連接在電池排線末端的一塊非常小的PCB副板,覆蓋有非常堅硬的樹脂膠。

小PCB副板的另一面。

左邊是主PCB右側相對較小的是中號PCB副板。

這兩塊PCB的另一面。

主PCB背面無元件,均勻分佈這眾多測試點。

骨傳導感測器。

絲網印刷KNV LA的IC。

Apple 338S00420,推測這是一顆低功耗立體聲音訊處理晶片。

絲網印刷BW A09的IC。

絲印25SL 128A 1829的IC。

絲印+AAF 834的IC。

Apple 343S00290晶片,推測這就是Apple H1。據了解,這顆晶片內部整合了Cypress SoC、Maxim 音訊編解碼器、Bosch MA280加速度計、ST 三軸加速度計、ST 校準器、TI德州儀器 資料轉換器等零件。在藍牙方面,它支援藍牙5.0,比上代功耗更低。

為了讓大家更直覺地感受到這款晶片到底有多小,整合度多高,我愛音頻網標註一下尺寸。

Apple H1晶片與一毛硬幣比較大小。

拆解全家福。

我愛音訊網拆解總結:

充電盒方面,這款AirPods 二代的耳機充電盒在外觀上與上一代產品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在相似的體積內加入了無線充電功能,能夠在不影響用戶使用習慣的情況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體驗。

耳機方面,最大的亮點就是那顆蘋果全新的H1晶片了,它內部集成了SoC、音頻解碼器、各種感測器和藍牙功能等如此多的部件,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集成度。

在耳機揚聲器方面沒有做太大的改變,也就是說聲音風格還是蘋果耳機一如既往的三頻均衡的風格,也能讓用戶不改變使用習慣地更換新款耳機。

文章分類
realme 蘋果 無線充電 Qi2.2 充電器 戴爾 電源協議 280W USB-C 電源供應器 iPhone17 iPhone Air AirPods Pro3 iPhone 17 行動電源 召回 moto X50 Ultra 三星 Galaxy A56 Qi2 Google Pixel 10 MagSafe iOS26 影石Insta360 X5 Plaud Note AI智慧錄音卡 S25Edge iPhone 17 Pro ASUS 筆電 CCC認證 Switch 2 Qi2.0 無線 iPhone16 Pro 任天堂 聯想拯救者 iPhone iPhone 16e Studio Display PD3.1 小米 100W快充 OPPO 聯想 摩托羅拉 聯想拯救者170W 拯救者PB9 USB-C 140W 170W LEGION拯救者 LEGION 氮化鎵適配器 REDMI REDMI K80 Pro MacBook Pro 16 M4 Pro iPhone 16 MacBook Air 13 M4 240W滿功率充電器 OPPO Find X8 MacBook Pro 酷態科 充電線 240W電源供應器 USB介面詳解 iPhone 16Plus HMD Skyline 5G Qi2無線充電 USB4 2.0 傳輸速率 頻寬 雷電5 蘋果數據線 手機快充功率匯總 SVOOC+UFCS多協議 OPPO SUPERVOOC 80W PD、UFCS協議充電 18650 動力18650 動力鋰電池 普通鋰電池 ICR(鋰鈷氧)和INR(鋰鎳錳鈷氧)鋰電池 壓降 HomePod HomePod mini 智慧音箱 Mate70 AirPods Max AirPods 蘋果公司 AirPods2 AirPods 3 AirPods Pro AirPods Pro 2(USB-C) AirPods Pro 2 Apple Watch Series 10 Xiaomi小米手環9 Pro Thunedrbolt5 電池 Apple Watch SE 2、S8、Ultra Apple Watch S8 Apple Watch Ultra 快充 一加 大疆 生活知識+ 電視機 MOS iPhone16 Plus iPhone15 Pro 充電 華為100W 多口全能充電器 新能源 電車 充电器 iPhone16 華為 無印良品 MSI 微星 手機 Apple iPad Air ipad 適配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