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irPods Pro 2(USB-C)拆解,外觀用料更環保,功能體驗再升級

在科技圈的金九銀十時間,蘋果如期召開了秋季新品發布會,正式推出了採用USB接口的iPhone 15系列智慧型手機、Apple Watch系列智慧手錶,同時也更新了USB介面的AirPods Pro 2真無線耳機、 EarBuds有線耳機,實現了全產品線的Lightning到USB-C的轉換。

新一代蘋果AirPods Pro 2(USB-C)真無線耳機,除了充電盒採用全新的USB-C介面帶來的便利充電體驗之外,還有多項升級。在外觀設計方面,採用了不含汞、溴化阻燃劑、聚氯乙烯和鈹等潛在有害物質的材料,實踐蘋果的環保理念;充電盒和耳機均升級IP54級別的防塵、抗汗、抗水性能,保障日常使用。

在功能方面,新增自適應音頻,支援自適應噪音控制、個人化音量和對話感知。自適應噪音控制可根據即時的外部環境噪音自動調整降噪水平;個人化音量可根據所處環境智慧調整媒體音量;對話感知用於與他人溝通交流時,自動切換通透模式並降低媒體音量。三項新功能,進一步提升了降噪舒適新和使用的便利性。

跟著文章來看看這款USB-C介面的AirPods Pro 2,與Lightning介面的內部結構配置什麼差別吧~

 

一、蘋果AirPods Pro 2(USB-C)開箱蘋果AirPods Pro 2(USB-C)包裝盒依舊採用了小巧簡約的設計,正面僅展示有耳機的外觀。

包裝盒標示了新版的產品名稱:搭配Magsafe 充電盒(USB-C)的第2代AirPods Pro,展示了採用全新USB介面的充電盒,以及標配的USB充電線。

包裝盒側邊設計有蘋果品牌LOGO和產品名稱。

包裝盒底部出廠標籤資訊一覽,相容於安裝了最新版本軟體的iOS設備iPadOS設備、Apple Watch或Mac。可搭配USB-C、Apple Watch、MagSafe和Qi認證的充電器使用。商品名稱:無線耳機,型號:A3049;商品名稱:耳機盒,行動電源型號:A2968,輸入:5V-1A,輸出:5V-1A,製造商:本產品由美國蘋果公司授權生產,經銷商: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包裝盒內部配件有充電線、耳塞和產品使用說明書。

隨機標配的三副矽膠耳塞,自備防塵網,阻擋大顆粒異物。耳機上也預先裝有一副,總共包含了XS/S/M/L四種尺寸,用於滿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充電線採用了USB-C to USB-C接口,線纜採用了編織物外皮,更耐磨耐劃,提升使用壽命。

USB-C插頭內部接點特寫,非滿針。

蘋果AirPods Pro 2(USB-C)充電盒採用了與上代相同的圓角方形設計,烤漆製程處理,質感光滑圓潤。機身正面設定有一顆指示燈,用於回饋藍牙配對及充電狀態。

充電盒背面採用了銀色金屬合頁,設置有藍牙配對功能按鍵,中間絲網印刷資訊「蘋果公司在加州設計,在中國組裝」。

充電盒底部設置USB-C充電接口,邊緣金屬環保護,做工十分精緻。介面左側設定氣壓孔,右側是揚聲器出音孔,用於「尋找」功能發聲。

機身側邊設計有金屬結構的掛繩孔,用來提升便攜性。

打開充電盒蓋,內部耳機左右正序對稱放置,突出於座艙,能夠方便取放佩戴。

充電盒蓋內側印有產品部分訊息,型號:A2968,美國蘋果公司,耳機盒,行動電源,中國製造,輸入:5V⎓1A,輸出:5V⎓1A,額定容量:523mAh/1.997Wh。

取出耳機,耳機柄座艙底部的充電接點特寫。

蘋果AirPods Pro 2(USB-C)整體外觀一覽,耳機採用了柄狀的入耳式設計,整體外觀與Lightning介面的無明顯區別。

耳機外側外觀一覽,設置有與機身曲線同弧的麥克風聲學網罩,用於降低風噪影響。

耳機內側外觀一覽,機身曲線圓潤,搭配柔軟矽膠耳塞,配戴與耳廓舒適貼合。耳機柄內側設計有L/R左右標識,方便使用者快速區分。

耳機頂部的橢圓形洩壓孔特寫,同樣透過金屬網罩防護,用於保持腔體內空氣流通,平衡耳機內外壓差。

耳機內側的光學感應器開窗特寫,用於配戴偵測功能。

取下耳塞,耳機出音嘴特寫,透過金屬網罩防護,內部設置有內向式麥克風,用於從耳道內部拾音;開孔兩側設計有固定耳塞的突起結構。

耳機柄側邊的壓力按鍵特寫,凹槽設計,方便盲操作。

耳機柄底部的金屬充電觸點特寫,上面開孔,用於通話麥克風拾音。

經我愛音頻網實測,蘋果AirPods Pro 2(USB-C)整機重量約62.0g,體積相較於上代無特別明顯的變化。

蘋果AirPods Pro 2(USB-C)MagSafe 充電盒重量約51.2g。

耳機搭配預先安裝的M耳塞,重量約10.6g。

我愛音訊網採用CHARGERLAB POWER-Z KM003C對蘋果AirPods Pro 2(USB-C)進行有線充電測試,輸入功率約1.54W。

採用CHARGERLAB POWER-Z KM003C對蘋果AirPods Pro 2(USB-C)進行無線充電測試,輸入功率約1.25W。

二、蘋果AirPods Pro 2(USB-C)拆解

透過開箱,我們詳細了解了蘋果AirPods Pro 2(USB-C)的外觀設計,以下進入拆解部分,看看內部結構配置及硬體資訊~

充電盒拆解

拆開充電盒外殼,取出內部座艙結構。

座艙內側及充電盒腔體內部結構一覽。座艙內側固定有雙電池單元、為耳機充電接點的排線和主機板單元;腔體內設置有USB有線和無線電源輸入電路,以及揚聲器單元。

充電盒腔體底部結構一覽,透過金屬支架固定USB-C充電接口與揚聲器,金屬支架透過熱熔柱與腔體固定。

腔體壁上的無線充電接收線圈及功能按鍵結構一覽,兩側也設置有兩顆方形磁鐵,用於與無線充電器吸附固定。

另外一側腔體壁上的指示燈排線結構一覽,外圍貼有大面積石墨烯散熱貼紙。

排線與主機板皆透過BTB連接器連接點膠加固,提升組裝的便利性。

挑開與電池連接的BTB連接器,取出主機板單元,主機板採用了異形結構設計,能夠更好地利用內部空間。

主機板另外一側結構一覽。

無線充電接收電路採用了獨立的小板設計,透過排線和連接器連接主機板。

挑開連接器,取出無線充電接收小板。

無線充電接收小板側電路一覽。

無線充電接收小板另外一側電路一覽。

BROADCOM博通59356A2KUBG無線充電管理IC,採用BGA封裝。

無線充電接收小板上的諧振電容特寫。

絲印5L2的IC,電路上搭載有兩顆。

挑開所有連接器,分離主機板單元。

充電盒主機板一側電路一覽。

充電盒主機板另外一側電路一覽。

板載印刷藍牙天線特寫,用於無線訊號的收發。

Nordic nRF52832多協定通用SoC,支援藍牙5.0,支援NFC、ANT和2.4GHz專有協議,它的核心是運行頻率為64MHz的ARM Cortex M4 CPU,能夠在短時間內處理要求嚴苛的應用和通訊任務,使得CPU能夠繼續處理更多任務或回到睡眠模式,從而節省了電力消耗。 nRF52832以及nRF52系列中的所有SoC都是基於快閃記憶體,非常適合用於裝置韌體升級(DFU)。

Nordic nRF52832詳細資料圖。

絲網印刷3M7L的蘋果訂製U1超寬頻晶片(UWB),用於近距離查找功能。超寬頻晶片具有抗干擾能力強、定位精度高等特點,傳輸距離約10公尺。據我愛音頻網了解到,超寬頻晶片目前已廣泛應用在蘋果iPhone手機、HomePod Mini智慧音箱,以及AirTag追蹤器中,是蘋果未來產品生態中的重要一環。

超寬頻晶片的外圍電路。

主機板末端的用於接地的金屬接點特寫,連接到USB-C充電接口彈性觸點。

絲印375208的IC。

絲印36L8 HB0B的IC。

絲印4CFJ D9D的IC。

絲網印刷8L11D0的IC,右側還有一顆,推測為同步升降壓晶片,用於為耳機電池充電。

絲印L5S LA的IC。

絲網印刷Q128J WKIQ的IC。

ST意法半導體STM32L496WGY6P微控制器。 STM32L496xx系列基於高效能Arm Cortex-M4 32位元RISC核心,工作頻率高達80MHz。 Cortex-M4核心具有浮點單元(FPU)單精度,支援所有Arm單精度資料處理指令和資料類型。它還實現了一套完整的DSP指令和一個增強應用程式安全性的記憶體保護單元(MPU)。

ST意法半導體STM32L496xx系列詳細資料圖。

Maxim美信半導體MAX98357B D類音訊放大器,絲網印刷型號“+AKN”,用於驅動音圈發聲,實現充電盒播放聲音查找功能。

Maxim美信半導體MAX98357B詳細資料圖。

絲網印刷XO57X的IC。

絲網印刷“343S00562”的IC。

座艙底部的雙電池單元結構一覽,雙電池設計,更好地利用內部空間,從而提供更持久的續航時間。

取出雙電池,充電盒內建電池電路一覽。

充電盒內建二次鋰電池組,型號:A2798,標稱電壓:3.82V,充電限制電壓:4.35V,額定容量:523mAh(總容量),中國製造,來自惠州市德賽電池有限公司。

鋰電池電芯上絲網印刷資訊一覽。

電池排線與主機板連接的小板背部設置有屏蔽罩防護。

兩顆電池均設置有獨立的電路保護板,保護板上設置鋰電保護IC,並透過透明狀硬膠密封。

取掉充電盒上的耳機座艙結構。

座艙底部結構一覽,貼有石墨烯散熱貼紙增強散熱。

座艙底部的磁鐵特寫,用於固定耳機。

另外一側的磁鐵特寫。

用於吸附固定充電盒蓋的鐵塊特寫,用於傳遞盒蓋磁鐵的磁性給盒內的霍爾元件識別盒蓋的開與關。

充電盒內固定元件的框架底部結構一覽。

用於偵測充電盒開關蓋狀態,實現開蓋即連的霍爾元件特寫。

取下固定無線充電線圈和功能按鍵的支架。

取下蓋板,無線充電接收線圈特寫。

功能按鍵鍵帽結構特寫,按鍵帶有磁性。

取出充電盒內部的元件。

揚聲器開孔內側結構一覽,透過細密防塵網防護。

氣壓孔內側特寫,覆蓋防水透氣膜。

充電盒內部所有元件拆解一覽,模組化設計,透過連接器連接。

無線充電接收線圈和功能按鍵一側電路一覽。

無線充電接收線圈和功能按鍵另外一側電路一覽。

用於藍牙配對的微動按鍵特寫。

來自Bourns的熱保護元件,用於無線充電線圈溫度檢測。

連接USB-C母座、揚聲器、指示燈的排線側電路一覽。

連接USB-C母座、揚聲器、指示燈的排線另外一側電路一覽。

充電盒LED指示燈特寫,用於回饋藍牙配對及充電狀態。

揚聲器單體正面特寫,橢圓形振膜,用於尋找功能發聲。

揚聲器背面特寫。

掛繩孔金屬結構特寫。

掛繩孔結構背面特寫,與USB-C接口和揚聲器的固定支架連接接地。

固定揚聲器的金屬框架特寫。

揚聲器固定結構展示。

USB-C充電介面結構正面特寫,金屬框架固定。

USB-C母座與排線連接,背部金屬片強化固定。

USB-C母座背部另外一側特寫,金屬外殼。

USB-C母座舌片與排線連接,並透過膠水固定密封。

USB-C母座與主機板連接的金屬接點結構特寫。

USB-C母座與主機板金屬接點主機板連接點特寫。

蘋果AirPods Pro 2(USB-C)充電盒拆解一覽,整體結構配置相當複雜,但模組化設計,又使其電路比較清晰明了。大量元件採用了膠水密封,提升防水性能。

耳機拆解

進入耳機拆解部分,沿著合模線打開腔體。

後腔內部結構一覽,設置有Apple H2晶片和用於與充電盒固定的異性磁鐵。

前腔內部元件排線透過ZIF連接器連接主機板排線。

腔體內部結構一覽,透過大量膠水密封。

挑開連接器,分離腔體。

前腔內部框架排線上一顆絲網印刷二維碼的一體式電池保護IC。

電池與排線連接的焊點特寫,塗有膠水密封。

融掉焊點,取出電池,耳機內部採用了鋼殼扣式電池。

耳機內建鋼殼扣式電池型號:A2729,容量:49.7mAh 0.182Wh,電壓:3.66V,來自Varta瓦爾塔。

取掉外部標籤,內部電池特寫。

前腔內部結構一覽,設置透明框架固定電池單元,同時與外殼形成倒相孔結構。

取掉透明框架。

透明框架內側結構一覽。

透明框架外側聲學結構一覽。

揚聲器上的通氣孔特寫,透過絲網防護,用於保障音腔內部空氣流通。氣流的通路是透過月牙型透明蓋板側邊的開槽來實現的(見上圖)。

耳機倒相孔內側特寫,對應透明塑膠框架的聲學結構,起到低頻聲波拓展作用。

斷開焊點,取出揚聲器單元。

蘋果客製化驅動單元特寫,配合H2晶片,帶來低失真度的音效,在各種音量下,都能帶來更深沉的低音和更清脆的高音表現。

揚聲器背面特寫,框架兩側設置調音孔,

經我愛音頻網實測,蘋果AirPods Pro 2(USB-C)揚聲器尺寸約11.00mm。

前腔內部排線電路一覽。

FPC排線上的ZIF連接器和絲網印刷為NRAM一體化電池保護IC。

排線中段設置有金屬感測器,貼有雙面膠與外殼固定。

排線上的光學入耳偵測感應器特寫,用於實現摘取自動暫停播放,配戴自動恢復播放功能。

耳機腔體上入耳偵測感應器開窗結構特寫。

排線末端連接連接內向麥克風,並透過金屬壓條固定。

固定麥克風的金屬條特寫,兩側的塑膠凸起,用於固定矽膠耳塞。

絲網印刷二維碼的MEMS麥克風特寫,為內向麥克風,用於主動降噪、語音通話、自適應均衡等功能拾音。

取出後腔內部的Apple H2晶片,內部結構一覽。

耳機內建配重鐵塊特寫,採用了異形設計,在實現與充電盒磁鐵磁吸固定功能的同時,還用於調整耳機的重心,使重心不至於太靠外,也不至於太靠內,從而提供更加穩定的配戴體驗。

配重鐵塊特寫。

後腔底部結構一覽,排線連接到耳機柄內部元件。

取下耳機柄底部尾塞,抽出內支架。

挑開排線連接器,取下尾塞和支架,耳機柄內部排線電路一覽。

壓力感應感測器模組與耳機柄對應位置一覽。

蘋果AirPods Pro 2(USB-C)耳機拆解一覽。

耳機柄尾塞內側結構一覽。

尾塞上充電接點與排線焊接點特寫。

尾塞內側語音通話麥克風拾音孔特寫。

壓力感應感測器一側特寫。

壓力感應感測器另外一側特寫,排線透過BTB連接器連接其他組件。

絲印ASX的元件特寫。

支架內側結構一覽,印刷有大面積LDS鐳射天線,透過同軸天線連接到排線。

支架上固定壓力壓力感知器的位置特寫,設置為泡棉防護。

支架上的降噪麥克風拾音孔特寫。

支架另外一側結構一覽。

後腔及耳機柄內部排線電路一覽,採用了一體化設計。

排線另外一側電路一覽,兩顆麥克風位置拾音孔通過透氣防水膜防護。

採用System in Package封裝的Apple H2晶片特寫。

絲印322041的IC。

絲印062和4Y EFN XF7的IC。

鐳雕二維碼的MEMS麥克風特寫,為降噪麥克風,用於主動降噪功能拾取外界環境噪音。

第三顆鐳雕二維碼的MEMS麥克風,為通話麥克風,用於語音通話功能拾取人聲。

蘋果AirPods Pro 2(USB-C)拆解全家福。

 

三、我愛音網總結

從全文的詳細拆解中可以了解到,蘋果AirPods Pro 2(USB-C)在外觀設計方面,圓角方形充電盒,體積小巧,質感光滑圓潤,全新的USB-C接口延續了Lightning接口的金屬環保護,開孔做工也非常的精緻;柄狀的入耳式耳機與Lightning接口的產品完全相同,憑藉著優秀的人體工學設計,以及四副不同尺寸的柔軟矽膠耳塞,擁有著舒適穩固的替代體驗。

內部方面,整體結構配置相當複雜,但透過模組化設計,電路又比較清晰明了,同時大量元件也透過膠水密封,提升了防水性能。充電盒內部,搭載了雙電池單元,總容量523mA,來自德賽電池。充電盒支援有線和無線兩種方式為內建電池充電,有線透過USB-C介面輸入電源,充電IC與Lightning介面方案不同,未能取得詳細資訊;無線充電電路設定獨立小板,採用了BROADCOM博通59356A2KUBG無線充電管理IC。

針對於查找功能,充電盒內部搭載了多項配置予以支援。內建了揚聲器,配備了Maxim美信半導體MAX98357B D類音訊放大器驅動,用於查找功能實現發出鈴聲;搭載Nordic nRF52832多協議通用無線SoC、蘋果定制U1超寬頻晶片(UWB),用於遠距離和近距離定位查找。充電盒主機板上也採用了ST意法半導體STM32L496WGY6P微控制器,用於資料處理和整機控制。

耳機內部配置與Lightning介面充電盒配備的耳機完全相同,前腔內建蘋果客製化11mm驅動單元、內向麥克風、光學入耳偵測感應器和來自Varta瓦爾塔的49.7mAh鋼殼扣式電池;後腔設定SiP封裝的Apple H2晶片,排線連接到耳機柄內降噪麥克風、壓力感應感應器、藍牙天線,一直延伸到尾塞的通話麥克風,再連接尾塞金屬連接器,實現與充電盒連接充電。

文章分類
戴爾 電源協議 280W USB-C 電源供應器 iPhone17 蘋果 充電器 iPhone Air AirPods Pro3 iPhone 17 行動電源 召回 moto X50 Ultra 三星 Galaxy A56 Qi2 Google Pixel 10 MagSafe Qi2.2 iOS26 影石Insta360 X5 Plaud Note AI智慧錄音卡 S25Edge 無線充電 iPhone 17 Pro ASUS 筆電 CCC認證 Switch 2 Qi2.0 無線 iPhone16 Pro 任天堂 聯想拯救者 iPhone iPhone 16e Studio Display PD3.1 小米 100W快充 OPPO 聯想 摩托羅拉 聯想拯救者170W 拯救者PB9 USB-C 140W 170W LEGION拯救者 LEGION 氮化鎵適配器 REDMI REDMI K80 Pro MacBook Pro 16 M4 Pro iPhone 16 MacBook Air 13 M4 240W滿功率充電器 OPPO Find X8 MacBook Pro 酷態科 充電線 240W電源供應器 USB介面詳解 iPhone 16Plus HMD Skyline 5G Qi2無線充電 USB4 2.0 傳輸速率 頻寬 雷電5 蘋果數據線 手機快充功率匯總 SVOOC+UFCS多協議 OPPO SUPERVOOC 80W PD、UFCS協議充電 18650 動力18650 動力鋰電池 普通鋰電池 ICR(鋰鈷氧)和INR(鋰鎳錳鈷氧)鋰電池 壓降 HomePod HomePod mini 智慧音箱 Mate70 AirPods Max AirPods 蘋果公司 AirPods2 AirPods 3 AirPods Pro AirPods Pro 2(USB-C) AirPods Pro 2 Apple Watch Series 10 Xiaomi小米手環9 Pro Thunedrbolt5 電池 Apple Watch SE 2、S8、Ultra Apple Watch S8 Apple Watch Ultra 快充 一加 大疆 生活知識+ 電視機 MOS iPhone16 Plus iPhone15 Pro 充電 華為100W 多口全能充電器 新能源 電車 充电器 iPhone16 華為 無印良品 MSI 微星 手機 Apple iPad Air ipad 適配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