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001C:一鍵檢測E-Marker線纜與雷電線纜

USB基本上已經主宰了電腦與其他設備連接的接口,從USB 1.0到現在USB 3.0已經經過了三大版本的更替,

最近又推出了新的USB 3.1標準。而USB 3.1又分為USB 3.1 Gen1和USB 3.1 Gen2兩個版本,

USB 3.1 Gen1其實就是我們常見的USB 3.0,最大傳輸帶寬為5.0Gbps;而USB 3.1 Gen2最大傳輸帶寬可以達到10Gbps。

但E-Marker線纜的辨別一直是廣大用戶朋友的大難題,而作為同一個品牌,其實使用POWER-Z KM001 Pro同樣可以辨別。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POWER-Z KM001 Pro 辨別E-Marker線纜的小技巧。

(注:本文同樣適用于KM001C,2款只是按鍵位置不一樣)

首先要分清楚POWER-Z KM001Pro與KM001C的三個按鍵的功能。


然後接上電源。測試E-Marker線纜時,POWER-Z KM001 Pro有充電頭直插和外接供電兩種接線方式。(KM001C推薦使用外接供電測試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HID接口供電。接通電源後,通過左右選擇按鍵將儀表切換到“測PD協議”界面,如下:


進入PD協議界面之後選擇確認按鍵。


確認之後出現選擇出現功能菜單,并選擇“EMarker”功能,再次確認。


確認之後進入測線界面。


空載接入待測線纜。此處接入的是微軟USB-C to USB-C線纜,POWER-Z KM001 Pro

顯示測試結果:VID45E [Microsoft];[20V] [3A] [<10ns(~1m)];[USB 3.1 Gen2] [10Gbps]。

表示該線纜由微軟生產,支持20V/3A最大60W電力傳輸,并且支持最新的USB 3.1 Gen2數據傳輸標準,最大傳輸帶寬10Gbps。


如果是雷電3線纜會顯示TB3字樣(Thunderbolt 3),POWER-Z KM001C測試結果:支持20V/5A最大100W電力傳輸以及USB 3.2 Gen3數據傳輸標準。


一款未知品牌的USB-C to USB-C線纜,測試結果:支持20V/3A最大60W電力傳輸以及USB 3.1 Gen1數據傳輸,最大傳輸帶寬為5Gbps。

 

總結
隨著USB PD快充技術的普及,市面上支持大功率USB PD充電的設備越來越多,同時USB 3.1標準的推出也帶來了更高速的數據傳輸方式。不過技術越先進,用戶選擇產品的過程也會也變得越復雜。比如,對于售價高達三四百的全功能E-Marker線纜,用戶并不能高效準確的識別產品性能,極有可能買到以次充好的劣品,嚴重者甚至會損壞設備。而是用ChargerLAB POWER-Z系列測試工具之後,僅需簡單的幾步操作即可輕松辨別線纜優劣,簡單且高效。

點擊購買POWER-Z USB PD 高精度測試儀 (KM001C)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