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動技術實現在行動電源上了?酷態科10號電能充二合一Fusion評測
前言
對攜帶多設備出門的人來說,充電配件的困擾無處不在:通勤時背包塞滿充電器、筆電電源與充電寶,線材纏繞難整理;出差想給筆記本應急補能,卻常因設備功率不足束手無策;辦公時插座被各類充電器佔滿,桌面線團雜寶影響效率,而二合一充電成為了這類人群的首選。

以上彙整了19款市面在售的酷態科行動電源產品,皆具備國家3C認證編號,支援查證,保障用戶用電安全。同時,行動電源容量涵蓋5000、10000、15000、20000、25000、40000mAh等六個容量檔位,充電功率支援最高PD 3.1 140W快充,更有自備線、TFT彩屏等多功能設計,體積更加輕巧。

近期酷態科就推出了一款10 號Fusion 二合一充電寶,相較於以往的10號系列充電寶不同的是「充電器+ 充電寶」 融為一體,分別支援90W、67W的小米澎湃秒充,同時支援65W PD快充,345g的重量與掌心可握的體積解決攜帶負擔,同時還創新的支援充電器Turbo模式,進一步提升性能,最高支援120W澎湃快充,百瓦PPS 快充。
也支援45W+22W、67W+67W 等雙口輸出組合,輕鬆應付多設備同充。還配備了手機端熱門的旁路充電模式,電芯充滿電就自動斷開,長期當固定充電器用也不怕傷設備。整機通過了國家CCC 認證,可安心帶上飛機。
外觀還是酷態科一貫的精緻感,小巧便攜又耐看。搭配TFT 高畫質萬象屏,介面即時功率、剩餘電量、可用時長、自訂亮度、介面關斷等豐富視窗,所有資訊都能一眼看清,智慧互動體驗特別好。話不多說,以下就一起來看看這行動電源的具體性能如何。
開箱介紹

外包裝採用純黑風格包裝,中心擁有產品3D渲染圖,上方為名稱中英文名稱,下方為附贈線材以及GaN氮化鎵標識,右上角為酷態科小藍標。

背面為產品多口輸出場景圖,下方還擁有特色賣點以及產品資訊介紹,底部還擁有CCC認證標識。

打開包裝,除產品本體外,另附C to C 充電線、提繩以及使用說明。

行動電源整體為長條形設計,採用酷態科標誌性的灰黑拼接設計,在手中精緻感十足。

行動電源正面擁有1.31吋TFT萬象屏,下方電源按鍵可透過長按和短按可現實螢幕方向旋轉和功能頁面切換功能。

正面還擁有酷態科標誌性的脈衝星軌燈帶,同時可跟隨充電方向改變,辨識度拉滿,下方還擁有“CUKTECH 10 FUSION”字樣。

背面下半部表面為菱形紋路,頂部折疊插腳則為條狀紋路。

折疊插腳部分採用新國標包膠設計,日常使用更安全。

插腳處擁有提繩開孔,搭配包裝內附贈的提繩出遊更加方便。

當使用AC模式進行充電時,同時螢幕也啟動了快充UI,可顯示電量、功率以及充電剩餘時間。

使用AC模式充電時,內建電芯在滿電情況下會自動斷開,在接入大於等於45W的外接設備時AC模組會獨立輸出,而接入低於45W的外接設備時AC模組會在內置電池沒電時同時為其供電,降低電池使用率,大大延長使用壽命。

側面為行動電源資訊絲網印刷以及安規認證標識。
產品名稱:酷態科10號超級電能充Fusion二台一充電器;
產品型號:BA652U;
AC輸入1:110-240V~50/60Hz 1.8A;
AC輸入2:200-240V~50/60Hz 1.8A;
IN輸入:5V3A、9V3A、12V3A、15V3A 45W Max;
輸出:
OUT1/OUT2:5V3A、9V3A、12V3A、15V3A、20V3.25A 65W Max;
11V6.1A 67W Max(僅輸入2)20V4.5A(僅行動電源模式)
OUT1+OUT2:45W+22WMax;
Turbo輸出:OUT1/OUT2:20V6A 120W Max;
OUT1+OUT2:65W+67W Max 或67W+67W Max(僅輸入2);
電池能量(額定/典型):32.2Wh/33.3Wh 11.1V2900mAh/3000mAh;
額定容量:5150mAh(5V3A) ;
由南京酷態科技術有限公司製造。

輸出面板擁有條形紋路,同時印有「CUKTECH 10」字樣表示其為10號系列產品。

連接埠均為USB-C,內部為藍色膠芯,其中USB-C1支援雙向快充。

線材方面,此次附贈的為編織C2C充電線,以橡膠圈固定收納。

線身採用48錠編織工藝,確保線材柔軟的同時更耐用。

充電線長度約102cm。

使用ChargerLAB POWER-Z KM003C測得充電線帶有E-Marker晶片,採用方案為Zimi(0x2b01),電力傳輸能力為50V5A 240W EPR 。
螢幕互動

螢幕互動方面,首頁主要顯示剩餘電量,兩個連接埠的輸入輸出功率、電壓、電流資訊。

子頁為Tubro模式開關,擁有英文提示操作,並設計有Turbo Mode專屬UI。

在更多設定頁面中,擁有螢幕常亮、屏蔽UFCS、SCP、PPS等功能,操作方面,長按兩秒電源鍵進入子介面,再短按一下進行翻頁切換,同時長按兩秒進行開關切換,同時還能對C1埠進行單獨的關斷。
尺寸&重量

實測長度約為116.47mm。

寬度約45.29mm。

厚度約46.05mm。

重量約334g。

繪製出長條圖,可以看到酷態科充電寶的重量排名,10號電能充二合一Fusion位於中位,平衡了重量以及性能,30號電能倉擁有更大的電池容量,因此重量達1124.6g,相較於最輕CP13三合一電能塊的167.8g重量,增加超1000g。
協議測試
秉持探索全面協議的理念,將對USB埠進行協議測試,方便用戶可以根據具體的協議來匹配輸出設備,從官方介紹可得知酷態科10號電能充二合一Fusion支援:充電寶、充電器以及Tubro 三種模式,均擁有不同的協議體現,下面就來實測一下。
行動電源模式

行動電源模式下,使用使用ChargerLAB POWER-Z KM003C測得USB-C1連接埠支援UFCS、FCP、SCP、AFC、PD3.0、XIAOMI 67W、DCP充電協定。

PDO封包方面,USB-C1埠也具備5V3A、9V3A、12V3A、15V3A、20V3.25A五組固定電壓檔位,以及5-11V/6.1A、5-20V/4.5A 兩組小米私有快充檔位。

測得UFCS融合快充具備5-11V/4A一組電壓檔位。
充電器模式

充電器模式下,使用使用ChargerLAB POWER-Z KM003C測得USB-C1連接埠支援UFCS、FCP、SCP、AFC、PD3.0、XIAOMI 67W、DCP充電協定。

PDO封包方面,USB-C1埠也具備5V3A、9V3A、12V3A、15V3A、20V3.25A五組固定電壓檔位,以及5-11V/6.1A、5-20V/3.25A 兩組小米私有快充檔位。

測得UFCS融合快充具備5-11V/4A一組電壓檔位。
Tubro模式

在Tubro模式下,測得擁有UFCS、FCP、SCP、AFC、PD3.0、XIAOMI 120W、DCP充電協議。

PDO封包方面,USB-C1埠也具備5V3A、9V3A、12V3A、15V3A、20V5A五組固定電壓檔位,以及5-11V/6.1A、5-20V/6A 兩組小米私有快充檔位。

測得UFCS融合快充具備5-11V/4A一組電壓檔位。

此次充電頭網也彙整了酷態科充電寶的協議支援情況,相容於QC、PD、PPS等主流快充協議,同時除CP12磁吸電能塊支架款外,均支援華為SCP協議;此外,大功率充電寶均支援MiPPS快充,也逐步支援UFCS融合快充協議,擁有更好的充電體驗。
產品測試
接下來就帶大家來看看這款行動電源的具體使用體驗。充電頭網會從充電相容性測試、輸入全程測試、輸出效率測試等方面帶大家全方位了解這款行動電源。
充電相容性測試
相容性測試環節可以清楚的得知行動電源的各個介面為各個裝置的充電狀況,充電頭網會使用數十款裝置搭配行動電源進行測試,為讀者呈現真實的測試資料。
行動電源模式

首先來看看充電寶模式下的兼容性,所測機型中,充電功率最高的是小米Pad 7S Pro(69.62W),觸發小米私有協議,其次是MacBook 16 M4 Pro(62.95W),觸發PD協議,對於大部分筆記本和遊戲掌機來說都能觸發PDPD協議,手機方面,紅魔Pro等支援高功率PPS協定的機型來說,充電功率普遍在30W以上的充電功率,最高可達51W,iPhone17系列機型則觸發PD協定。

再來看看在行動電源模式對於米系機型的兼容性如何,充電功率最高的是紅米K50 電競版(84.01W),其次是紅米K60 Pro(81.07W),結合柱狀圖可以看到所測米系機型均能觸發私有協議,表現出色。
充電器模式

將數據匯總至長條圖,在充電器模式下,充電功率最高的是MacBook 16 M4 Pro(62.75W),其次是華為MatePad X Pro(61.32W),均觸發PD協議,整體表現與充電寶模式相差不大。

同樣來看看行動電源模式下對米系手機的兼容性如何,可以看到由於在充電器模式下小米私有協議為67W,所測機型多數在50W及以上的充電功率。
充電器Tubro 模式

再來看看在充電器Tubro 模式下的兼容性表現,該模式下PD、PPS功率升至100W,可以看到所測大功率的筆電、遊戲掌機等機型均能觸發100W PD 協議,手機方面,對於支持百瓦PPS的機型來說跟那個達到86W及以上的眼充電功率,整體表現亮。

最後是Tubro下對於米系機型的兼容性,該模式下小米澎湃快充提升至120W,從表格中也可以看到紅米K50 電競版達到108W的充電功率,其次是K80 Pro(93.34W),可以看到該模式下對於支持高功率充電器都能達到澔澃的米系功率,可以看到該模式中比支援高功率充電器都能達到功率充電器的米系功率。
多口輸出測試
當使用者擁有更多的智慧型裝置需要同時充電時,這款行動電源的功率分配也是需要了解清晰,以便為終端設備進行更快速的充電。

開啟Tubro模式後,雙口輸出時,使用兩台小米手機進行測試,USB-C1輸出功率為50.71W,USB-C2輸出功率為55.5W,基本上符合官稱的67W+67W的私有協定組合。

再來看看行動電源模式下的雙口輸出策略,將兩台米系手機作為測試對象,USB-C1輸出功率為51.02W,USB-C2輸出功率為13.31W。
邊充邊放
邊充邊放,指的是把充電器為行動電源充電,然後行動電源的各個連接埠能否輸出功率,這樣出差即使帶的是單口充,也可以充多個設備。

當USB-C輸入時,功率為43.09W,USB-C2輸出功率為15.64W。
充電全程測試
針對 酷態科10號電能充二合一Fusion 的充電全程測試,將使用 酷態科120W 充電器為其充電,同時比較在插座模式下的充電全程,測試全程在25℃的恆溫箱中進行,充電全程如下。

行動電源模式下,接通電源後握手15V電壓,前21分鐘功率穩定在42.5W,隨後功率下降至16.2W,11分鐘後功率更新爬升至42.4W,5分鐘後功率再次下降至16.7W,10分鐘後功率更新爬升至41.8W,維持5分鐘後功率再次下降至16.7W,10分鐘後功率再次爬升至41.8W,維持5分鐘後功率再次下降至10分鐘8小時

再來看看電量曲線,可以看到使用酷態科120W充電器時,用時9分鐘充入電量20%,28分鐘充入電量50%,40分鐘充入電量65%,充入80%則需52分鐘,完全充滿耗時1小時20分鐘。

將曲線圖合併,可以看到兩者的充電時間差異不大,在不同時間段充入的電量相差不大,僅有幾分鐘差異。
輸出效率
輸出效率是衡量行動電源品質的重要因素,行動電源以不同的檔位輸出時的效率是不同的,輸出效率越高,表示轉換率越高,發熱也就越小,這次也測試了這款酷態科10號電能充二合一Fusion在行動電源模式下不同檔位的輸出效率。

首先以5V3A 15W的功率持續輸出,最後於1小時42分鐘結束;實際放出的電池能量約為23.44Wh,所以行動電源在以5V3A 15W的功率輸出時的效率約為23.44/32.2=72.8%。

再以9V3A 27W的功率持續輸出,最後於1小時1分鐘結束;實際放出的電池能量約為26.22Wh,所以行動電源在以9V3A 27W的功率輸出時的效率約為26.22/32.2=81.43%。

再以12V3A 36W的功率持續輸出,最後於45分鐘結束;實際放出的電池能量約為26.41Wh,所以行動電源在以12V3A 36W的功率輸出時的效率約為26.41/32.2=82.02%。

再以15V3A 45W的功率持續輸出,最後於35分鐘結束;實際放出的電池能量約為25.9Wh,所以行動電源在以15V3A 45W的功率輸出時的效率約為25.9/32.2=80.43%。

最後以20V3A 60W的功率持續輸出,最後於26分鐘結束;實際放出的電池能量約為25.39Wh,所以行動電源在以20V3A 60W的功率輸出時的效率約為25.39/32.2=78.86%。
紋波測試
這次,充電頭網也測試了酷態科10號電能充二合一Fusion在充電器Tubro模式下的漣波表現。
空載紋波

首先來看220V 50Hz 電壓下的空載漣波,漣波峰峰值最高的是20V0A檔位,漣波峰峰值為24.8mVp-p;漣波峰峰值最低的是5V0A檔位,漣波峰峰值為12mVp-p。
再來看看110V 60Hz 電壓下的空載漣波表現如何,漣波峰峰值最高的是20V0A檔位,漣波峰峰值為34.4mVp-p;漣波峰峰值最低的檔位是5V0A,漣波峰峰值為10.4mVp-p。
帶載紋波

首先來看220V 50Hz電壓下的帶載漣波,漣波峰峰值最高的是20V5A檔位,漣波峰峰值為62.4mVp-p;漣波峰峰值最低的是5V3A檔位,漣波峰峰值為9.6mVp-p。
再來看看110V 60Hz電壓下的帶載漣波表現如何,漣波峰峰值最高的是20V5A檔位,漣波峰峰值為63.2mVp-p;漣波峰峰值最低的檔位是5V3A,漣波峰峰值為10.4mVp-p
小結
YD/T 1591-2009 通訊產業標準中充電器漣波需求是不高於200mVp-p,充電器Tubro模式在220V 50Hz、110V 60Hz的輸入電壓下,所輸出功率漣波峰峰值最高為63.2mVp-p,符合產業標準中的需求不高於業界標準。
溫度測試
這次,充電頭網也測試了在行動電源模式下的溫度表現,將行動電源放置於25℃的恆溫箱中,以20V3A負載25分鐘後採集行動電源表面的溫度。

輸出25分鐘後,使用紅外線熱成像儀拍攝行動電源正面。可以看到最高溫度為55.3℃。

再來看看背面溫度,最高溫度出現在電芯位置,溫度為52.4℃,整體散熱表現中規中矩。
充電頭網總結
酷科10號電能充Fusion 主打二合一設計,體積與重量控制精準,整體小巧精緻。既能滿足居家辦公的日常充電需求,也方便出行攜帶,實用性很強。細節配置同樣貼心,不僅附贈隨身提繩,還搭配48錠編織製程的6A USB-C 快充線,兼顧耐用與充電效率。
配備TFT 高清萬象屏,快充狀態直觀可見,即時秒掌握即時資訊;同時支援多項自訂設置,包括Turbo 模式一鍵開關、C1 口輸出開關、螢幕常亮與90° 翻轉,以及連接埠協定開關,能精準適配不同使用習慣。相容性方面,最高支援小米120W 澎湃秒充、百瓦PPS 快充,還適配44W UFCS 融合快充,可滿足多品牌用戶的快充需求,在各模式下對於主流機型均有不錯的表現,對於頻繁出差的商務人士,還是追求桌面整潔的辦公性提升,這款產品都能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