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硬碟的裸裝時代:ORICO 2139U3輕體驗
1.棄之可惜的老物件
這年頭,家裡總有那麼幾台淘汰的舊電腦,用那句老話來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即便是五年前“咻咻咻”的CPU,如今也只剩下了“卡卡卡”,
當然,我們更多的時候遇到的是部分零件的損壞,比如該死的顯卡或者更蛋疼的主機板。當維修的價格不如買一個新的划算的時候,我們很自然的將它們束之高閣,
儘管從經濟的角度來說,置換是個好辦法,但是曾經5000塊的本本如今已經折價不到500了,想廢物利用,剩餘價值也不知能有多少,於是選擇是一拆了之。
散件居然也賣了幾百,只留下了老硬碟,倒不是說裡面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內容,畢竟冠希老師的魅力咱也沒有,純粹留個念想,畢竟在這個GB時代,多一個存儲資料的載體,總歸是好的。
於是,開始尋思要個自己的硬碟找個“好人家”。習慣性的在蝦皮閒逛了許久,一眼看中了這款ORICO的硬碟盒,透明設計實在是好
2.皇帝的新裝
快遞小哥似乎並不溫柔,收到ORICO 2139U3的時候,菊花一緊,居然有明顯擠壓的痕跡。這次ORICO似乎改風格了,原本的“馬甲”脫了,只是牛皮紙盒做底。
配件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一般移動硬碟該有的都有,不該有的也沒有。一條50cm長度的3.0資料線,長度剛剛好,太長顯得礙事,太短顯得倉促。
選這個硬碟盒,除了真的挺便宜外(我承認是個窮逼),透明設計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收到後的初印象也是非常不錯,沒有傳統硬碟盒的笨重,
三圍125mm×79mm×13mm。表面貼著一層保護膜,不過皺巴巴的,顯然為了一睹真容必須狠心的“脫掉、脫掉”。
奧睿科的這款硬碟盒採用了高強度全透視ABS防火材料,不過裸裝的它的表面是不是會刮花還需要時間來考驗,不過如果“大花臉”的話,
那可真是一大敗筆了。總體感覺設計還算是精巧,不過也顯得過一樣輕薄,似乎從裸視角度看,整體並沒有其他緩衝設計,不知道如果意外跌落會怎麼樣?反正我沒勇氣嘗試。
關於“透”的藝術,其實這是一種很撩人的做法,這會滿足人們的一種偷窺欲,尤其是看似高科技的數位產品,
這種一絲不掛反而會打來科技感十足的感覺。所以我義無反顧的拿下了它。
在購買之初,看到不少網友糾結這款硬碟簡配的問題,似乎在我這裡並沒有出現,可能是批次的關係,該有的固態電容一個沒少,赤果果的電路板,似乎還是別有風味的性感。
配置方面,NS1068X SATA橋接USB3.0介面的晶片支援UASP協定,和傳統的BOT協定不同,新的(USB Attached SCSI Protocol)協議支援多命令併發執行和NCQ佇列功能,極大地提高了傳輸效率。支援UASP技術的移動硬碟盒才能更好地發揮出固態硬碟的性能。
3.意料之中,意料之外
免工具拆裝是這款硬碟盒的特色,無需任何技術和工具即可輕易安裝,大大提高了移動辦公效率。就和把大象關進冰箱需要幾步一樣。打開、裝入、關上。
至於插入這種事兒,相信老司機都是駕輕就熟了。發現一個問題,現在大部分盤的尺寸規格雖然雷同但不完全一致,因此在面對7mm厚度的硬碟時,沒有緩衝海綿等的加持會讓硬碟在盒內有點不穩定。
當然,絕大部分還是通吃的狀態,樓主的是筆記本上拆下來的西數WDC WD1200BEVS,距今已有超過15年的歷史。
最後簡單說一下性能,由於這部分和硬碟本身關係也非常大,因此資料僅供參考。而且測試用的老硬碟,年代久遠,介面還是老的SATA2介面,現在基本都是SATA3了,速度相差有一倍有餘。所以我們只是簡單看看讀寫的速度如何,也不深入。
機械硬碟通過USB3.0介面連接電腦的USB3.0口時寫入速度大概在42MB/S左右,讀取速度將近45MB/秒,工作中一直都很安靜,靜音效果特別。
這對於USB3.0來說並不算是一個多麼可喜的成績,甚至有一點點意料之外,本以為資料會更好一些。當然由於多種不可控的因素,其實整體來說穩定就好。
4.總結的話簡單說
ORICO 2139U3很明顯是一件顏控產品,採用主流級的NS1068X方案,性能方面算是中規中矩,它不會給你帶來太多的驚豔。持續讀寫的水準是基本能發揮出硬碟的基本性能,能夠滿足老硬碟回春的療效就夠了。此外,我依然要說,這一次ORICO“裸”的很有意思,對於有閒置2.5英寸硬碟的朋友來說,這值得花。